暑期档电影的档期“乾坤大挪移”终于尘埃落定。
接下来的几周,才是档期真正的主战场。而当重点影片逐一排兵布阵、蓄势待发,更值得关注的是:宣发这步棋怎么玩?
在过去的一两年里,伴随平台红利见顶,传统打法边际效应持续递减。铺量做得再多,观众也未必真愿意买账。当“标准流程”难再复制同样结果,倒逼片方走出宣发的舒适区。
今年暑期档,我们便看到国产电影在宣发上,的确打出了更多因片制宜的灵活打法。
第一招:
平台“换乘”,另辟新战场
曾几何时,短视频平台几乎是所有国产电影宣发的“起跑线”。爆点传播、直播造势、热搜引流,几乎都在短视频平台完成第一波集火。但现在,越来越多项目开始“换乘思维”,在不放弃短视频平台的同时,也去主动寻找调性更契合的新阵地。
比如姜文导演的新作《你行!你上!》,延续了他一贯的作者性风格,预告和物料“云里雾里”,极具“抽象感”。客观来说,按照常规短视频营销打法,想要在不剧透的前提下做好前期转化十分困难。
但影片找到了更匹配的宣发入口——年轻化、迷影程度较高的B站。7月14日中午,“姜文电影”正式入驻B站,目前发布了两集《姜文和他的电影们》以及新片预告,短短一天时间,该账号粉丝数已经达到30.6万,远超过了《你行!你上!》官方抖音账号粉丝量。
而在口碑发酵与情绪种草环节,小红书也逐渐成为了片方的“后场主力”。
前段时间的《分手清单》便是通过影片情绪引导“观众共鸣式二创”,在映后阶段获得了大量自来水传播。
《长安的荔枝》《戏台》《花漾少女杀人事件》等几部待映新片同样在点映期间于小红书收获了大量真实影评,在前期口碑发酵阶段奠定下重要基础。若片方能够善加捕捉引导,势必能够在后续正式公映阶段的口碑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动画电影方面,小红书同样发挥出了高效能。《罗小黑战记2》还未正式公映就吸引大量粉丝自发创作相关内容,填补了官方宣发触达不到的“内容死角”。目前片方已经与小红书合作推出电影话题活动,将在热门笔记中随机送出电影周边,进一步引导粉丝参与创作、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