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爱杨桃

在北京被善意和热情“淹没”

2025-09-04

9月1日下午,何橞瑢在北京西三环附近的一家酒店做直播,这里临时成为“新闻中心”。9月3日,各家媒体记者会从这里出发,前往天安门广场。

何橞瑢在“新闻中心”给网友介绍文创产品、各类纪念章:有每一次阅兵的检阅车纪念章,还有央视最新的超高清直播设备,比如8K转播车。

何橞瑢留着齐肩短发,笑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牙,一对兔牙可爱又减龄,说话有着台湾女生特有的腔调。

▲何橞瑢喜欢北京独一无二的“京味儿”,尤其北京的胡同,在她看来每条胡同都各有特色,蕴藏着老北京人的生活气息。受访者供图

这场直播将近三个小时,相较于屏幕里元气满满地介绍各类信息,下播的何橞瑢口干舌燥,声音有些疲惫。

镜头记录下景山公园俯瞰的故宫全貌,还有亮马河、大栅栏、王府井、三里屯、国贸等地标,北京的悠闲和繁华尽在镜头中。他们去胡同、去早市,记录下北京市民真实、接地气的生活。

何橞瑢觉得在北京最有意思的事,是眼前正看着一个四合院或者一栋老房子,一抬头竟然能看到很华丽的大厦。“新旧融合得很巧妙。”她看到,这座城市既保存修缮历史原貌,现代化建设也没落下,“我觉得这件事情特别难得。”

何橞瑢最喜欢北京的胡同,在她看来,每条胡同都各有特色。有的胡同改造得比较商业化,看起来新潮,有很多米其林餐厅,适合年轻人打卡。有的胡同古色古香,里面住了老居民,他们在门外摆着绿植、生活气息十足。“有人说,随便一个石墩,都可能历经数百年的岁月。”

何橞瑢是中韩混血,她的妈妈和过世的外婆是韩国人,因为语言不通,何橞瑢和外婆的交流很少,都是用眼神和肢体来表达感情。而这次老奶奶对何橞瑢说,她仿佛多了个孙女,让何橞瑢觉得温暖,“她跟我说的那些话,可能我外婆曾经也想跟我说。”

与老奶奶的偶遇得到很多网友的共鸣,“一段不经意的采访,透露出温馨、人情味。”还有网友说,“今天最温情的一幕,真的看哭了。真诚的情感互动,像家人一样。”

何橞瑢说,这趟北京之旅,自己还感受到源源不断的热情。

来北京之前,何橞瑢和团队就决定,除了报道阅兵式,还要直播一个真实的、没有滤镜的北京。

他们在北京走街串巷,直播时间几乎从早到晚。何橞瑢说,希望通过这次直播,让更多的台湾观众认识北京,“很多地方要眼见为实,需要走过、看过才了解,我们要给观众提供最‘没有包装’的北京。”

何橞瑢多年跑社会新闻的经验,让她总是深入到市井生活中。来北京也选择走到市民的生活里,整场直播像真人秀,甚至到早市的菜市场,看看蔬菜的价格,记录大爷大妈买菜还价的生活场景。

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,有人说,直播的画面镜头总是灰蒙蒙的,有人说,“拍摄的画面脏乱差,故意抹黑北京。”

面对质疑,何橞瑢解释,“这次团队拍摄很辛苦,我们尽专业所能拍好,但因直播是连续长时间拍摄,没办法做到每分每秒都华丽、精美,拜托大家别再逐帧检视我们了。”

何橞瑢说,选择直播的方式就是要呈现北京“没有修饰、剪辑的真实样子”,“真实的报道就是媒体人的使命。”

▲何橞瑢拿到这次阅兵式专有的“媒体记者证”,她认为报道大事件是媒体人的使命,她特别珍惜这个机会。新京报记者乔迟 摄

她在镜头前总是轻松悠闲的,而镜头之外,何橞瑢承担着不小压力。

为这次的报道任务,她提前做了很多功课,还专门向军事专家请教。比如,需要熟悉这次阅兵会有哪些新型武器,需要了解坦克行驶时,怎么样调整角度才能开得笔直。

走进阅兵村,每个方队的拍摄时间都是固定的,何橞瑢和团队需要在精准的时间内,拍摄记录下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。

她一改游览景点时轻快自然的直播状态,在阅兵村现场直播的她,语速很快,逻辑清晰,严肃专业。

直播画面中,三军仪仗队官兵们身着笔挺军服,以排面为单位进行队列训练。何橞瑢介绍,官兵们动作追求“六线合一”——头线、手线、枪线、腿线、胸线、帽线必须绝对统一,三军仪仗队的装备也进行升级,官兵们的步枪从95式自动步枪更新成191式自动步枪。

最新文章

罗云熙《长安纸墨录》阵容有了

影视

 

阅读19517

太空实拍?

电视剧

 

阅读13669

科恩弟弟

电视剧

 

阅读19873

中俄合拍电影《红丝绸》

影视

 

阅读19804

辛芷蕾一影封后的《日褂中天》

影视

 

阅读17748

冀ICP备20013215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