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营网报道,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2025年团播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亿元。与此同时,团播行业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,正通过平台监管与行业自律,进入新的发展阶段。
AI图片由“派生万物”生成
“向每一个喜欢看团播的人推销自己”
去年,小佳在刷招聘软件时,HR一直给她发消息。喜欢舞蹈的小佳在听说这是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,每天有好看的衣服穿,还有人帮忙化妆,便一脚踏进了团播。
和小佳不同,00后的雯雯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,去年大二的她想找个新媒体相关的实习或者兼职,连团播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她,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成为一名主播。
雯雯初到公司时,和同事们练习了1周的舞蹈就上播了。她所在的团播间会有4至6个主播,一段时间内大家会稳定地在一个团播间,之后再根据账号、业绩等重新分团。
谈到主播,玉米说感觉他们更像是销售,“向每一个喜欢看团播的人推销自己”。
雯雯公司团播用的最多的玩法是单人PK。一位主播待在屏幕中,屏幕前的观众想让台上的主播留下送一种礼物,想让她离开就送另外一种礼物,排到下一位的主播也会在台下说“我要上去,我在下面等了一晚上了”等话术,帮忙给台上的主播拉副麦,变相给她拉业绩。如果一直没有人给主播送礼物,那台上的主播就会被淘汰下播。
“大哥大姐”们上票,是因为主播的颜值、舞蹈水平抑或是情商?雯雯在对它们进行排序时,毫不犹豫地把情商排在了首位。
当和其他主播有了强烈的业绩对比,落差感逼得雯雯不得不改变,即使公司没有强硬的条款需要主播维护“大哥大姐”,但却有业绩要求,而业绩又和工资挂钩。“即使不想去维护大哥大姐,但慢慢地,人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。”
本来喜欢跳舞的小佳去团播之后变得不爱跳舞了。
为了冲业绩,小佳所在的团播团队有时候会有惩罚环节,一般会玩一些小游戏,比如喝柠檬汁、指压板跳舞、吃辣椒、用腿夹爆气球等。小佳记得当时买的那个气球质量太好了,一直夹不爆,当气球爆炸的时候,她的腿也破皮了。小佳因为这个事儿哭了,主持却告诉她业绩不好就受着。
“每天工作时长12小时,下播还得维护关系”
通常情况下,雯雯会在下午4点开播,每次开播至少6小时。开播前练舞,下播之后复盘开会,回到家还得发消息维护“大哥大姐”,再加上卸妆洗澡的时间,有时候凌晨饿了再点个外卖。雯雯经常会天亮才睡觉,做团播那段时间是她近几年最瘦的时候。
小佳发现做团播之后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,特别忙,吃饭都要抽空吃,平均每天得在公司呆12个小时,下播之后,她的工作也不会结束,需要发消息维护上票的“大哥大姐”。除此之外,她们还会被要求“写作业”,直播间有人进来就要去分析一下对方的主页,“撩大哥”帮自己刷票。小佳说有时候线上“大哥”的话特别不尊重人,而运营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建议转移话题等敷衍了事,运营还会暗示,业绩不好的要再去单播拉票。
团播系统构建了屏幕两端的“亲密关系”,这里,情感成为商品,变得可量化、可交易。
屏幕另一端,给爱播刷超过10万元的小婷感觉团播给她带来的有开心,但是更多的是内耗。主播没有随时回消息,她会觉得是不是刷少了他不回我,为什么主播回了别人没有回她,为什么他给别人发了这个图。现在,小婷仍在期待16级灯牌仪式,一个属于自己的“毕业典礼”。
玉米看到有的主播想要退出团播公司也不容易,她说公司会因为业绩不达标、账号被举报提不出来钱等理由拖欠工资。
做了两个多月团播,小佳说只拿到了不到4000元。做了半年团播的雯雯算了算,平均每个月只能拿3000多元。她们都决定离开团播。
在隐晦地和经理提过后,雯雯最后选择了离开。公司提起仲裁。在拿到公司提交的证据后,她翻看了材料,不确定这份公司提交的合同是不是当时自己签过的那一份,因为自己手上也没有当时的合同。“签合同的时候,是见这个合同的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。”
最终她收到了裁决书,需要赔偿公司近10万元。
专业院团试水团播,有粉丝线下送周边
有人离开,有人入局。
甬剧演员正在团播 受访者供图
“想起阿姐恩情大,当夜逃出潼关外,买卖手巾脚纱带,还只今朝转回家……”
在8月的一场团播间,4位甬剧演员正坐在屏幕前演唱经典《拔兰花》。主播演唱时,公屏上同步会有实时字幕滚动,身侧还会有身份介绍,2小时的直播里,最多在线人数超过2000人。
“观众在哪,我们就应该在哪。”宁波市演艺集团直播业务负责人邱裕紫禾介绍,数字化是集团发展的一个方向,他们以直播公会形式入驻平台,把参与直播的演员吸纳进来。
邱裕紫禾说他们去年开始试水个播,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比较强的主播,随后“自然而然的,从个播发展到团播”,现在宁波市演艺集团有2个团播间,已经有来自甬剧团、越剧团、歌舞剧院的几十名演员加入。
有了做个播的经验,做团播对邱裕紫禾来说会更得心应手一些,通常情况下,他们会每周开启六场团播。和传统舞台相比,她认为演员在做团播时的互动能力相当重要,团播也由此多了一份娱乐性、综艺感,但表演内容的专业性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。
00后的娄志旗是甬剧第九代传承人之一。今年,他和甬剧团的同事们开始用团播的方式把甬剧介绍给观众。在他看来,团播更像是一种线上的小型演出。每次开播前,他会带上4首个人曲目和其他合作曲目,并提前一小时到团播间进行试音、对词。
考虑到甬剧作为地方剧种,很多人未必能听懂。邱裕紫禾说他们会提前把字幕做好,大家就可以在屏幕前一边听,一边跟着唱。“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这个地方剧种,我还挺开心的。”
娄志旗称有很多线上的观众会来到线下,还有年轻人给他们送周边,画动漫画像。
社交平台上,我们看到除了宁波市演艺集团,陕西民族乐团、江西省歌舞剧院等多个专业院团都涌入了团播赛道,开启第二舞台的尝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