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淇童年时期在原生家庭中所遭受的创伤。
![]()
舒淇 1976 年降生于中国台湾省新北市的一个贫苦之家,母亲生她时年仅 18 岁。在她的童年记忆里,充满了父母的责骂与殴打。母亲不仅时常拿着棒子追打她,还经常在外貌上贬低她,说 “你嘴巴真大,怎么会有人长得像你这么丑”,这导致舒淇从小就觉得自己不漂亮,极度缺乏自信。
![]()
长期遭受母亲的否定与责骂,让舒淇变得恐惧且敏感。她学会了察言观色,听到爸爸骑摩托车回来的声音就会害怕得躲起来。进入青春期后,舒淇变得叛逆,抽烟、喝酒、逃学、打架,5 年之间离家出走达 20 次,试图以此逃离家庭带给她的痛苦。为了自力更生,她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签了拍写真的合约,走上了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。
![]()
不过,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,舒淇逐渐理解了母亲。她意识到母亲当时也是被生活所迫,在生活重压下不知如何表达爱。例如,舒淇在拍摄一部关于女孩和妈妈的电影时,看到演员演绎妈妈干完家务活后累得垮下肩膀的样子,瞬间明白了母亲的不易。后来她在釜山电影节上流泪表示原谅了妈妈,还在台中为母亲购置房产。
![]()
如今,舒淇已成为知名演员和导演,她自编自导的《女孩》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,还拿下釜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3。这部影片中 “衣柜求生” 的镜头,就是她对童年创伤的艺术转化。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,原生家庭的痛不会定义一生,通过自我救赎,能够走出阴影,拥抱美好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