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爱杨桃

我所理解的“大观园”

2025-03-27
一些改编者招致的批评尤其是网络“吐槽”格外刻薄,在一定程度上导致《红楼梦》的改编相对冷寂,或多或少影响了这部名著在当代青年人中的传播。《红楼梦》是经典,是可供后人不断解读与阐释、不断改编与改写的传统文化资源。《红楼梦》的故事,曹雪芹模糊了历史,架空了年代,我们并不认为它“虚无”,反而从中洞见到更多时代、社会、人性的真实。伟大的经典是“流”而非“源”,“源”是经典产生的时代与社会土壤,也是历代创作与改编者内心的艺术世界。
越剧《我的大观园》只表现了大观园中的“青春一族”,贾府中的长辈、奴仆、丫鬟们,小说涉及的芸芸众生与世相百态都被“屏蔽”。换言之,越剧《我的大观园》剧作的核心是“我的”,这个“我的”既是小说《红楼梦》作者曹雪芹眼中的“大观园”,也是我作为《红楼梦》读者和《我的大观园》剧作者所看到的、体悟的“大观园”,同时,它也是陈丽君这一代戏曲工作者和这一代观众精神情感世界的“大观园”。
“皑皑积雪下,草木待发芽。等到雪融化,青春又芳华。”这是我所理解的《红楼梦》。希望观众能在越剧的“大观园”里,思考青春的珍贵与生命的永恒。

最新文章

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

新闻

 

阅读11767

铁路端午假期运输火车票今日开售,12306提升应对超大规模并发访问需求能力

新闻

 

阅读13556

受关税政策影响,沃尔玛将上调部分商品在美售价

新闻

 

阅读12796

打击网络侵权盗版!四部门联合启动“剑网2025”专项行动

影视

 

阅读11044

英德宣布开发射程超2000公里导弹

科技

 

阅读18446

冀ICP备20013215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