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动画电影《聊斋:兰若寺》上映,新华网、环球时报等媒体对其主创团队进行了采访。主创们分享了影片背后的创作故事,以下是相关内容介绍:
- 选择改编《聊斋志异》的原因:制片人宋依依表示,原著记录众多奇闻异事,悬疑元素突出,蕴含东方特有的想象力,很适合以动画形式表达。导演谢君伟认为,《聊斋志异》中不仅有大家熟知的志怪故事,更蕴含着蒲松龄对那个时代的思考,有歌颂、有赞扬、有讽刺,构建出天马行空的世界,这和动画电影的表达方式非常契合。
- 故事的改编与呈现:影片采用 “1+5” 的叙事结构,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的主线故事《井下故事》切入,串联起《崂山道士》《莲花公主》《聂小倩》《画皮》《鲁公女》五个独立篇章。主创团队希望做到 “原汁原味又带有新意,并在情感上形成递进关系”。前两个故事探讨人性,聚焦贪心、真心,后三个故事围绕情感关系展开,呈现乱世情、夫妻情、生死情。
- 影片的视觉风格:《聊斋:兰若寺》首次在一部动画电影中融合六种风格迥异的视觉形式。在统一的国风体系下,主创按照情感递进为每个篇章量身定制风格。例如在《画皮》篇章,主创以宋画为参考,通过对称构图、大量留白与折枝式构图,营造中式意境。角色设计参考古代线描和仕女图,表演动作融入戏曲中花旦和闺门旦的特色,场景设计参考明代古建筑群,采用古画的黄调和褪色感。
- 创作过程中的挑战:制片人宋依依表示,每个篇章都有各自的难点。如《莲花公主》的场景建筑要参考福建土楼结构、融合蜂巢意象,还要解决主角飞行带来的裙摆结构、翅膀频率和视角等问题。导演黄鹤宇称,单纯靠工业化手段很难还原出古典美感,片中许多颜色搭配和构图技法都需要人手动调整,像两三百人一起画一幅画。
- 影片传达的核心思想:主创们希望通过动画电影展现丰富多彩的聊斋世界,传递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。宋依依认为,《聊斋志异》在那个年代就用志怪外壳探讨人性,本身就很有前瞻性,影片将原著内核与当下的价值观结合起来,通过故事集的方式展现情感的真、人性的善、生活的美,让观众感受到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。